民营银行迎来设立小高潮,背后是引爆银行圈的开放银行与数据共享

开放银行被视为近期中国金融领域的最新、最热的发展趋势之一。国内民营银行近年来兴起,这背后与开放银行以及数据共享相关。中国的传统银行正在加速走向开放。在数字民营银行的引领下,这一趋势也有望填补传统银行与科技公司之间的鸿沟。

Tracey Xiang2019-09-16

数字支付、线上消费以及中小企业融资等领域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发展,传统银行以及金融机构面临了越来越多的“紧迫感”。新兴金融科技公司在数据驱动、自动化方面的高速运营以及营销速度让传统商业银行相形见绌。在科技、经济变化以及政策扶植的多重影响下,传统商业银行走上了“开放化”之路。

所谓的开放式银行就是跨界融合,利用开放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或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软件开发工具包)等技术,实现银行与第三方之间的融合。开放银行意味着一种全新的银行业态,促使银行服务随时随地、无处不在,全面回归以用户为核心。

2014年,监管机构放松了对民营银行设立的监管限制,期间新成立的数字民营银行将一些最新的金融科技的产品、服务、运营流程等创新带入了银行业。面对大数据以及网络技术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一些民营银行向传统银行和金融机构进行了技术能力的输出。

与传统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相比,新兴民营银行在线运营和营销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数据驱动。这不仅具备高度自动化和可扩展性,而且在风险定价、监控和营销方面也更有效。与传统银行相比,缺乏信用信息是民营银行的短板,但是金融科技企业却利用线上平台、电信运营商和其他数字渠道(如金融交易和用户行为数据)产生的消费者和企业的数字足迹,为自动贷款定价和承销、理财产品销售、营销和风险管理提供新的动力,从而大大弥补了数据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这些新兴的民营银行,几乎每一方的背后都有一个中国目前主流科技公司作为股东,它们实现了目前传统金融机构无法实现的创新服务和营销策略。

数字民营银行代表之一网商银行,背靠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平台和蚂蚁金服的大量数据,向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商户提供贷款和其他金融服务。据网商银行介绍,申请和批准贷款只需三分钟,且不需要人为干预。2018年6月,网商银行宣布将向传统银行和金融机构开放技术能力。截至2019年6月,约有50家金融机构采用了网商银行自主开发的贷款体系。

腾讯作为最大股东的微众银行也是近年来表现亮眼的民营银行代表。微众银行专注于消费信贷业务,利用了其对微信和QQ天然优势。今年7月,微众银行宣布将开放所有技术工具的源代码,包括一套用于大数据分析和管理的工具。

新网银行是目前民营银行的另一家代表,股东之一是小米。2019年7月,新网银行宣布开放近300个API,并与当地数百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这些数字银行还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远程银行开户、身份验证等风险管理任务中。

网商银行表示,它们已经积累了超过1700万的商业借款人,而微众银行拥有超过1亿的个人客户。两家公司都报告了表现亮眼的经营业绩,运营成本显著下降。其开发的金融技术平台也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可以轻松且成本有效地添加新产品并扩展到新市场。这些数字银行背后的大型科技公司也为它们提供了高效、弹性和可靠的技术基础设施,比如云计算产品。此外,它们的员工明显少于传统金融机构,运营成本也相对较低。

除来自民营银行的压力之外,中国传统银行在经济形式和监管改革中也同样面临着挑战,尤其是在风险管理和新业务扩张方面。因此,开放银行更像是目前传统银行的”救世主“,与各类互联网机构进行跨界融合将是银行走向开放化的大势所趋。

各大银行已启动相应的开放计划,更新技术和运营模式。浦发银行于2018年7月推出API Bank无界开放银行,标志着国内首个关于“开放银行”构想的落地。随后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和建设银行都陆续提出各自金融共享、开放银行的战略。此外,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也在积极推动开放银行的落地。

开放银行趋势有望弥合传统银行与数字科技公司之间的数据鸿沟。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仍旧困难重重。与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的理念不同,传统银行对开放、共享的文化整体呈保守态度,并且在数据隐私和安全方面有很大的担忧。因此目前大多数新兴金融服务提供商都无法获得传统金融机构的数据,包括金融活动和企业或个人职位的记录,更不用说客户互动等其他数据了。

国外的开放银行体系中,数据开放是非常重要的开放产品之一。但对于目前的传统金融来说,共享客户数据、如账户余额、交易数据等如同天方夜谭,从安全、监管等多个角度来讲都是无法实现的。

现有银行也开始使用来自数字金融服务提供商或数字数据供应商的替代数据和数据分析服务,希望提高它们的在线营销和风险管理能力。

虽然中国还没有发布任何有关开放银行的法规或指导方针,但开放银行一直被认为是现有银行跟上最新科技和商业趋势的主要途径。尽管老牌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之间的数据共享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开放银行就像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尽管一路荆棘,但最终将使我们进入共享数据和服务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