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实施银行绿色金融业绩评价方案

2021年7月起,中国人民银行将对境内银行机构绿色金融业务开展情况进行多维度评价,结果将纳入金融机构评级。

妙盈研究院2021-06-30
#人民银行#绿色金融

2021年6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重磅发布了新版《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以取代2018年《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方案(试行)》。依据该方案,自7月1日(第三季度)起,中国人民银行将每季度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务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从“绿色信贷”评价到“绿色金融”评价,范围全面升级,方案定义绿色金融业务为符合绿色金融标准及相关规定的业务,包括绿色贷款、绿色证券、绿色股权投资、绿色租赁等多方面,但当前仅有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被纳入评价范围。中国人民银行负责24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工作,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支机构负责辖区内银行法人的评价工作。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妙盈科技

新版评价方案中,定量指标权重80%,定性指标权重20%。定量指标体系包含以下4个指标:

  • 绿色金融业务总额占比:当期末该机构境内绿色金融业务总额/当期末该机构境内资产总额×100% (25%)
  • 绿色金融业务总额份额占比:当期末该机构境内绿色金融业务总额/当期末全部参评机构境内绿色金融业务总额 (25%)
  • 绿色金融业务同比增速:(当期末该机构境内绿色金融业务总额-上年同期末该机构境内绿色金融业务总额)/上年同期末该机构境内绿色金融业务总额×100% (25%)
  • 绿色金融业务风险总额占比:当期末该机构境内绿色金融业务风险总额/当期末该机构境内绿色金融业务总额 (25%)

每项占比25%的指标评分又由纵向评价(权重10%)和横向评价(权重15%)两项子评分组成,纵向评价基准是被评价银行前三季度该指标平均值,横向评价基准是当前季度全部参评银行该指标平均值对比。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妙盈科技

故定量评价中共需要计算8项指标评分。根据评价方案,每项指标评分由如下的评分模型计算得出,通过将机构当前季度绿色金融业绩表现和历史平均表现或同业平均表现进行对比给出一个20分 – 100分之间的分数。最后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定量指标总分。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妙盈科技

若参评机构因业务经营范围限制没有开展相关绿色金融业务,则横向、纵向基准原始得分均为“平均线”60分,对于非因业务经营范围限制而没有开展相关绿色金融业务的机构,则横向、纵向基准原始得分均为“最低分”20分。

占其余20%权重的定性评价则完全基于监管部门外部评价,定性指标体系包含以下3个指标:

  • 执行国家及地方绿色金融政策情况(30%)
  • 机构绿色金融制度制定及实施情况(40%)
  • 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情况(30%)

新版评价方案较2018年版方案有显著的变化,首先考核范围在绿色信贷的基础上增加绿色债券。此外,银行机构自身绿色金融业务增长情况(即纵向评价)更加受到关注,在旧版方案的定量指标体系中,每项25%的指标里纵向和横向评分权重分别为分别占5%和20%,新版中则调整为10%和15%。另外,定性指标体系也更加关注银行自身绿色金融业务开展情况,在旧版方案中定量评价的3个组成部分均和政策执行情况有关,但新版纳入了机构绿色金融制度制定和实施情况和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情况,而政策执行情况仅有30%的权重。最后,评价结果的运用场景得到了拓展,绿色金融评价结果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等中国人民银行政策和审慎管理工具。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也会依据评价结果对银行机构实行激励约束的制度安排。

在近期举办的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表示绿色金融是人民银行“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论坛上,刘桂平副行长也披露中国当前中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3万亿元,同比增长24.6%,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12.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