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 市場回顧:瘋狂的2018

在這篇報告中,我們研究了世界主流股票交易所的上市規則、其股票的表現和籌集的資金規模,幫助投資者考量投資IPO時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MioTech Team2018-12-27

隨著2018接近尾聲,IPO市場也即將完成自己今年的大秀。不過如果這場比賽在9月就結束的話,今年IPO的成績單可能會更加亮眼。但隨著十月股市暴跌,11月堅持上市的公司股價僅僅上漲了0.2%。這是自2016年11月以來,市場對於新IPO公司接受程度最低的一次。與2017年相比,今年最後兩個月的IPO活動下降了66%。

全球IPO趨勢

 

截至2018年11月,已經有48家公司宣布暫停IPO,比去年同期的25家公司增加了約一倍。此外,由於英國退歐和中美貿易戰的全球不穩定因素,騰訊音樂和沃爾沃等大公司推遲了上市計劃,希望等待市場信心回轉後再謀求上市。但是對於有耐心的投資者來說,低迷的股市反而是一個機會。為了能夠在2019年初率先進入潛在市場等待反彈,妙盈研究院以世界主流股票交易所為研究樣本,從上市規則、股票表現以及融資情況入手,幫助投資者考察值得關注的IPO地點。

近來,有越來越多的公司選擇前往海外IPO,而不是向本國尋求資金。在2018年的前三個季度,亞太地區有9%的發行人決定在海外證券交易所進行IPO。電商巨頭阿裡巴巴放棄了在香港上市的計劃,最終決定在美國上市。其中一個原因可以歸結於美國交易所寬松的上市要求,尤其是對於初創企業來說。

亞太地區公司選擇海外上市的比例

 

而全球的證券交易所為了能夠保持在IPO市場的競爭力,積極進行上市規則的修改,以吸納正在快速崛起的年輕的初創公司,可以證實這一趨勢。在研究中我們發現紐交所和納斯達克對處於初級起步階段的公司來說的接受度更高。對於美國與香港的股票交易所來說 ,在所有的財務指標中,如現金流、盈利、資本等,申請人只要滿足其中一個指標,就可以上市。而由於寬松的上市規則,香港、美國以及中國是過去幾年中最受歡迎的三大IPO市場。

美國、香港、中國三地IPO首日以及隨後的平均回報率

 

對於投資者來說,不同交易所的IPO歷史表現記錄是十分值得關注的指標。在上海以及深圳交易所上市的IPO在首個交易日以及隨後的表現都十分驚人。在對2018年分別在美國、香港以及中國新上市的公司進行研究後,我們發現香港與美國的股票後續回報率都不及首日。然而,在中國堅持「買入並持有」策略的科技公司IPO平均回報率為110%。

如果投資者在第一個交易日就賣掉IPO的股票,無論是在貿易戰前後,這種交易策略在美國與中國都能產生正回報。而令人驚訝的是,在中國上市的科技股在首個交易日至少都能保證20%左右的收益率。但重要的是,我們要意識到在中國進行IPO所涉及到的風險。根據我們的研究,我們相信,中國的投機性IPO市場與散戶的高參與率有關,散戶們一方面渴望短期利潤,另一方面又對價值投資的了解有限。

總體來說,2018年都是IPO的「大」年。但進入2019年,尤其是經歷了兩個月左右的動蕩期,IPO的市場前景將更難預測。而將中美貿易戰、英國脫歐、美聯儲政策轉變等系列因素考慮進去後,IPO活動在接下來的一年都沒有那麼的活躍了。但是隨著Uber、Lyft、Slack以及Airbnb等一系列大型科技公司暗示將在明年上市,如果市場信心扭轉,那麼IPO市場可能會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