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一周年:“破局”履约型市场待有时

妙盈研究院2022-07-21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启动。今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迎来了它的“一周岁”生日。截至2022年7月15日,全国碳市场共运行52周、242个交易日,交易品种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94亿吨,累计成交额84.92亿元(12.6亿美元)。全国2000多家电力企业参与交易并完成了第一个履约期,按履约量计,履约完成率为99.5%[1]。

图:全国碳市场排放权价格走势(元/吨)和日交易量

来源: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妙盈研究院

启动之初,主管部门赋予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这样的定位和愿景——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下一步,逐步将市场覆盖范围扩大到更多的高排放行业,根据需要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实现全国碳市场的平稳有效运行和健康持续发展,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的作用。(新华社)

从上一段话中可以看出,碳市场的市场机制,即其价格发现的作用,是全国碳市场的核心价值。而纳入更多的行业、丰富交易品种和方式,以及保证实现全国碳市场的有效性则是监管部门在未来几年着重强调的工作内容。然而,第一个履约期顺利完成的同时,履约型碳市场特征和市场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也备受市场关注。

妙盈研究院在本文中将从以上几点出发,讨论这一年来全国碳市场交出的“答卷”是否令人满意。

行业纳入情况

目前,全国碳市场首先纳入了发电行业。中国发电行业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约为45亿吨,占全国总碳排放量(105亿吨[2])近一半。发电行业的主体企业由央企、国企组成,发电厂大同小异的发电工艺使得对其碳排放的核算也相对直观。然而,从第一个履约期结束后的反馈情况来看,仅发电行业就已经暴露出不少问题——大多集中在碳核查数据质量问题上(后文将另外描述)。

此前呼声很高、被认为有望很快被纳入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的钢铁、铝和水泥行业则仍然没有政策信号,可以推测得知纳入的时间点将延后到至少2023年。这也意味着在全国碳市场的第二个履约周期内(2021-2023年,目前全国碳市场的履约周期是2年而并非1年)仍只有电力企业受到碳市场配额的管控。在最早的规划中,除了以上三个行业外,还有石化、化工、造纸和民航行业将在“十四五”期间纳入全国碳市场。

表:“十四五”期间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

来源:公开资料,妙盈研究院

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全国碳市场的交易品种是碳排放配额(CEA),即碳配额现货。在交易方式上,允许大宗交易及场内报价系统协议成交。

与欧盟碳市场(EU ETS)作对比,在交易品种上,欧盟碳配额(EUA)及欧盟航空碳配额(EUAA)是主要现货品种,与全国碳市场的CEA相对应。不同的是,EU ETS在建立之初就引入了衍生品,包括期货、期权、互换等。其中EUA期货是主要的衍生品,具有重要的价格发现与风险对冲功能。EUA期货的成交相对现货来说也更活跃,占所有EUA成交量的90%以上[3]。

目前,在全国碳市场现货交易中,大宗交易的配额交易方式,累计CEA成交量为1.61亿吨,约占总成交量88%左右,而交易所挂牌协议交易则占12%。两者间的巨大差距表明,企业零散成交的意愿较小,现货挂牌成交系统的活跃地较低,流动性较差。这种流动性不足造成了诸多影响:一是对有交易需求的企业(例如有富余配额的企业或需要额外购买配额履约的企业)来说,场内交易的低流动性就意味着大额交易将存在着一定的流动性溢价/折价;另一方面,碳价格信号的权威性不足,难以有效引导企业的节能减排行为和决策。

碳核查数据质量存在隐患

碳市场有效运行的底层基石是碳核查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而真实、准确、有效的碳排放数据则依靠MRV机制保障。MRV是指测量(Monitoring) 、报告(Reporting)、核查(Verification) 。国内MRV机制采用每个行业单独编制一个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指南。

从2013年起,多个机构共同编制出了24个行业指南试行版。其中,电力属于基础数据较好、核算较容易的行业,也因此最早与全国碳市场的第一个履约期同步出台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2021修订版)》。

然而,从第一个履约期结束后的反馈情况来看,碳核查数据的质量仍然堪忧。在今年3月生态环境部的一次通报中,曝光了四家机构存在篡改伪造检测报告、制作虚假煤样、报告结论失真失实等突出问题。但通报并未披露处罚结果。依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目前最多只能处以控排企业三万元罚款,且缺少对第三方核查机构的罚则。与最高三万元罚款的处罚力度对比的是潜在丰厚的造假收益。碳核查机构稍微改动一个数据,企业可能多出几十万吨甚至上百万吨配额,可使企业获利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

针对暴露出的碳排放数据质量问题,新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2022修订版)》已修订相关内容,旨在强化碳排放数据的过程管理,和细化核算和报告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

整治电力行业碳排放数据质量问题的工作还在路上,剩余七大行业核算方法指南的出台也迫在眉睫,且剩余行业的核算难度相比电力行业更大。例如,化工行业可能牵涉到多达7种温室气体排放,并且不同企业在原料和工艺上的差异,都会对碳排放水平造成一定影响。虽然其余行业的时间表已经延后,主管部门也应在今年内推动一些前置工作的开展,尤其是更新修订水泥、铝、钢铁行业的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为全国碳市场扩容做准备。

写在最后:挑战中的破局

作为推动减排的一种市场化措施,碳排放权交易是降低全社会综合减排成本的重要工具,也是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载体。

全国碳市场的元年,总体有序完成了第一个履约季的各项工作,然而其市场属性,即本文开头提到的价格发现的作用,则仍然有待进一步实现。

回顾全球其他碳市场,在起步之初无疑都是以相对缓慢而稳健的节奏推进各项市场机制的完善。例如,2005年,欧盟碳市场的启动第一年,总共交易了3.21亿吨的配额。而到2021年,这一数字已达到120亿吨。

图:全球主要碳市场历史成交量(单位:百万吨)

资料来源:汤森路透,妙盈研究院;注:中国碳市场数据包括试点市场以及全国碳市场(2021年起)

图:2019-2021年全球主要碳市场平均价格(单位:欧元)

然而,全球气候政治的宏观环境则对中国碳市场施加了新的外部压力。欧盟如今的碳价已达到EUR 83每吨,超过CEA价格的10倍。而可能在今年底推出,2027年生效的欧盟碳边境税(CBAM)预期将根据欧盟碳价与当地碳价的差价征收碳关税,更暴露出了目前全国碳市场的低显性碳价对中国外贸潜在的风险。因此,建设一个能够实现价格发现,并彰显中国减碳贡献的碳市场在如今显得尤其重要。

我们期待参与主体的增加和新的交易品种的推出能够给目前尚不够活跃的碳市场带来更多活力。金融机构和其他“投机者”目前还没有被允许参与到全国碳市场交易中。金融机构可以以做市商的身份,或是交易对手方的身份直接参与到碳市场中,从而产生有别于履约企业的交易行为,有助于市场活跃度的提升和价格信号机制的形成。届时,碳资产可以成为一种新的资产类别,金融机构也能够向市场推出更多样的产品。例如,今年3月中金公司在港交所推出了首只碳期货ETF—— 中金碳期货ETF(03060.HK)。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这一ETF来投资于欧洲碳市场中最有代表性、最活跃的ICE EUA期货合约。

另一个提高碳市场流动性的手段是引入衍生品交易除了流动性提升的作用,碳配额期货、期权等衍生品的推出也可以使得履约企业以更节约资金成本的方式执行配额交易,并管理他们的碳风险。此外,衍生品市场通过提供碳价的前瞻性价格信号在提高透明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有助于实现长期可持续性目标,并为监管机构提供有关碳价格监管的有用信号。

参考资料
[1] 如何实现碳市场高质量发展。宾晖,聂利彬,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NGYN202206004.htm
[2] BP2022能源年鉴,https://www.bp.com/en/global/corporate/energy-economics/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html
[3] https://www.theasset.com/article-esg/46577/growing-interest-in-euas-as-new-asset-class